消费晚报网 |
  • 手机客户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会 > 正文
二季度经济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下半年有望进一步回暖
来源: 2020-07-18 10:41:46
二季度经济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下半年有望进一步回暖

本报记者/谭志娟/北京报道

虽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GDP增速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好于市场预期: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6%。具体来看,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降幅比1~5月份收窄3.2个百分点;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4%;1~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

渣打银行的一份调查报告也印证这一经济趋势,6月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由5月的51.7升至53.3,显示中国经济持续恢复。

就此,多位受访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随着二季度以来“六稳”“六保”政策落地,各地复工复产速度不断加快,国民经济运行持续改善,初步走出了探底反弹的“V”型复苏走势,预计下半年经济活动有望进一步回暖。不过,下半年经济运行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提振有效需求是促进经济进一步恢复的关键。在政策走向上,预计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提升政策的直达性和精准滴灌;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将加速落地,保持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

二季度经济增速转正

记者注意到,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尤其是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不仅实现由负转正,更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对于上半年经济走势,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尽管一季度经济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衰退,但二季度以来,随着‘六稳’‘六保’政策落地,各地复工复产速度不断加快,用电量、运输生产客运指数、挖掘机指数、制造业和服务业指数等先行指标加速恢复,对外贸易也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展现了巨大的韧性,4、5、6三个月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在荣枯线以上,显示国民经济运行持续改善,初步走出了探底反弹的‘V’型复苏走势。”

用电量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记者注意到,在经济运行继续复苏与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下,6月用电增速明显回升。国家能源局7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而受疫情冲击,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6.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0.7%,年内首次转正。

再者,稍早发布的制造业PMI经济数据也印证了这种走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9%,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这是连续4个月高于50%的荣枯线。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也对记者表示,“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3.2%,这表明在上半年政策托底、投资先行的主动应对之下,中国经济‘内循环’的运行已经基本修复。”

程实还分析说,从总量表现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二季度中国经济的实际同比增速为3.2%,不仅较快摆脱了一季度的负增长,同时也大幅超出彭博预测中值1.9%。其中,较之于一季度,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同比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降幅收窄7.6个百分点,表明二季度投资、消费两大内需引擎均积极向好,并且投资的修复明显快于消费。

对于上半年经济走势,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官网也撰文称,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下半年或进一步回暖

展望下半年经济走势,王军告诉记者,“下半年随着复工复产、复市复商的继续推进,以及稳健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的加快落地,整体经济活动会进一步回暖。”

但王军同时强调,这也可能面临疫情反弹、全球疫情“大流行”、全球经济会进入“大衰退”、中美两大经济体“脱钩”风险加剧、美国大选等事件影响,这些都会给我国经济复苏增添更多不确定性,对经济修复的斜率形成一定的阻力。

由此,王军预计三、四季度有望回到潜在增长区间6%~7%,全年GDP增速预计在2%~3%之间。

民生银行(5.600, -0.02, -0.36%)首席研究员温彬也持类似看法,二季度我国经济主要指标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下阶段,随着疫情防控趋势逐渐向好,各项逆周期调控政策持续发力,经济有望保持恢复态势,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速有望转正,全年经济实现小幅正增长。

不过,虽然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但国家统计局也撰文称,一些指标仍在下降,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当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扩散,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将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

国内下半年经济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就此,王军对记者表示,“首先,从国内来看,经济运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有效需求不足,与之伴随的则是,小微企业、出口企业破产倒闭所引发的就业问题加剧,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导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出现经营困难。其次,从国际上看,主要是全球疫情何时得到有效控制、确诊数向下的拐点何时出现,以及‘去全球化’倾向是否真正能成气候、供应链重构的程度与进程、与主要大国的经贸摩擦会否再次升级乃至加剧。”

温彬也指出,下阶段,提振有效需求是促进经济进一步恢复的关键,要紧紧围绕“六保”“六稳”,切实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有效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基本盘。要促进消费加快恢复,提升不同层次消费,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大定向发放消费券、补贴等力度,提升基本消费,促进汽车、家电等改善型消费,大力发展网上消费等新模式,弥补线下消费缺口。要进一步发挥投资托底作用,大力促进5G等新基建发展的同时,继续发展传统基建项目,支持“两新一重”,优化债券资金投向,并充分调动民营、外资等社会资本积极性,多途径保障项目资金来源。

有效性或是未来政策重心

记者注意到,进入7月份,市场对中国下半年的宏观政策走向比较关注。

首先在货币政策上,王军对记者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预计将继续提升政策的直达性和精准滴灌。在保持量与价的适度宽松背景下,进一步增强结构导向,引导资金向小微部门和财政部门倾斜,逐步实现宽货币向宽信用的转化,以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有效平衡。”

因为在王军看来,“货币政策最宽松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更好地疏通政策传导渠道,落实宽信用,提高政策有效性将是未来政策重心。这样既有利于避免资金空转和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切实改善经济环境。”

展望未来政策,程实也认为,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降准、降息工具料将从三季度开始以小幅度、多频次的方式逐步落地。

其次在财政政策上,王军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将加速落地,保持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区域分配方面,通过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向地方倾斜、保证资金直达,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产业分配方面,重点支持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重大工程等‘两新一重’领域,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扩大社保、教育和公共卫生领域支出,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温彬也指出,财政政策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基本民生,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降低企业开支,保障员工收入。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结构性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严控资金空转套利行为,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宏观政策要形成合力,保住市场主体与就业,提振有效需求,促进经济稳步恢复。

有迹象显示,6月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改善。渣打银行开展的6月中小企业信心调查结果显示,银行业继续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受此推动,中小企业现金盈余增加。同时,6月中小企业贷款成本上升势头基本得到控制。

图片新闻
每日推荐
网友关注

友情链接QQ:8553591  欢迎批评指正

常见问题解答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消费晚报网意见反馈留言板

消费晚报网 版权所有